認識海洋 – 海浪剖析

「站在岸邊看著浪一道道迎面而來,今天的浪好嗎?我覺得都很美。」

大家說的浪頭到底在哪?我怎麼沒看到?

記得剛開始衝浪的時候,坐在沙灘打蠟時都會聽到「欸你看那個浪頭!超讚的啦!」之類的話,但到底什麼是浪頭?後來才慢慢了解,原來每一道海浪都有自己獨特的樣子,就像人一樣,而一道理想的海浪,可以由「浪頭」(peak)「浪唇」(lip)「浪肩」(shoulder)等,來做一些基本的評估,甚至是進階一點的路線規劃。

「浪頭」(peak)是當一道海浪迎面而來時,浪的最高點我們就稱做「浪頭」,但有一些長浪像是一面牆,整整齊齊的整片看起來都一般高,這種時候第一個「浪唇」(lip)出現的地方,或是第一個冒出白色浪花的區域,也可以被當作是「浪頭」,浪頭形狀越乾淨越穩定的話,通常代表這一道浪有足夠的能量,結構也相對穩定,不要猶豫,可以準備追起來了~ 而浪頭的兩側就是「浪肩」(shoulder),就像人的肩膀一樣,而「浪肩」就是我們理想的「甜蜜點」(sweet spot),有足夠的空間讓你在浪上玩耍,也有舒適的高度和速度,所以衝浪時我們要盡量讓自己維持在「浪肩」的範圍。

如果從浪的側面看,浪頭通常是第一個拉高到接近垂直的點,上一篇文章裡有提到當波高和波長的比超過七分之一後,波形就會破碎,所以當海底地勢產生變化時,波傳遞的速度、波長、波高,都會產生變化,看起來就像海浪突然長高了,而從「浪頭」結構開始破碎出現白色浪花直到「浪唇」重擊水面,這個範圍我們稱為「潰浪區」(break zone),在這個區域是海浪最有力的時候,通常我們也會避免在這一區滯留,而當海浪結構完全破碎後,只剩下白色的浪花和泡泡時,就是我們所謂的「白浪花區」(white water zone),在浪不大時,很多新手喜歡衝衝白浪花,因為基本上只要跳到練習板上,白浪花就會推著你一路回岸邊了,但其實「白浪花區」是像沼澤流沙般的陷阱區域,因為大量結構不完整的海水在這個區域滾動,會讓海面下的水流非常混亂,加上大量的浪花和氣泡,更讓人動彈不得,水中大量氣泡會使浪板的浮力受影響,划水時會因為抓到的都是氣泡不是水而效率變低,基本上很難移動,在水面滾動的浪花如果太厚,根本像是在玩急流泛舟一樣,如果以上的狀況同時發生,我相信很多人還沒越過白浪花區就精疲力盡了,海水應該也喝了不少,所以在每次下水前,都要記得先觀察一下海況,哪裡是「潰浪區」「白浪花區」,稍微抓一下海浪的週期,避免和浪一起進入這兩個區域,如果看到浪要來了,能力允許的就快速通過,能力不足的可以原地停留一下,等浪過了再繼續往前,這樣既可以節省體力,也可以確保自身的安全唷!

您可能有興趣

更多主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