刁曼島-海龜志工搶灘記

我的上一份工作是酷航空服員。這份工作沒什麼值得紀念的地方,住新加坡唯一的好處是距離馬來西亞很近,因此我利用年假去刁曼島(Tioman Island)當海龜保育志工,順便學水肺、學自潛。這個海龜保育計畫稱作「Juara Turtle Project」

Juara Turtle Project位於Juara村。Juara位於島的另一側,一片乾淨乳白色的彎月沙灘襯著蔥綠高聳的熱帶雨林。從山上流下來的清涼小溪流切過沙灘兩側,河床裡密密麻麻散著各種貝類,紅樹林混著鹹淡不定的水布滿整片溼地,巨大的藤蔓植物從森林裡一路爬到沙灘上。這裡遊客不多,也沒什麼商店、餐廳,只有少數人會翻山越嶺到Juara村享受這片茂盛的熱帶海灘。一旦來了,就不想走了。

安靜的Juara也成了少數海龜會上來產卵的沙灘。

刁曼島距離馬來西亞本土有一段距離,搭渡船約1.5小時。雖然沒什麼開發,但海龜的繁殖卻受到嚴重威脅。當地人相信海龜蛋可以壯陽,所以不管是刁曼本地人,還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漁船都會來偷挖海龜蛋。而海龜保育中心的目的當然就是保護這些海龜蛋,讓蛋有機會變成海龜,而不是被吃進肚子裡。

總之我在那裡當了一陣子的海龜志工。志工們每天晚上要輪流巡邏海灘。由於海龜隨時可能上岸產卵,我們要搶在這窩卵被別人偷走之前,把它們帶回保育中心,讓它們可以順利孵化。這對唸商學院的我而言,實在是一個極度浪費人力又沒有效率的工作。原因是海灘太多,我們無法隨時隨地都顧到每一個海灘,也無法準確預估海龜會在哪一天產卵,只能仰賴志工們每天晚上去散步,希望剛好遇到產卵日。海龜保育,真是不容易。保育中心有一位駐點海洋生物學家,他負責幫志工們上課,我學會如何辨識海龜足跡,如何降低人為活動對沙灘的干擾,白天也擔任保育中心解說員。

那天剛好輪到我值班。也不知道為什麼,生物學家有一個預感,他覺得海龜有很大的機會會在附近某個小島產卵(好啦,其實不只是直覺,專家們有公式可以計算大約的產卵日期)。所以清晨四點,我們跳上小船,直奔那個小小島。我們接近小小島的時候,天色才剛亮。遠遠的我看到海灘上有一排黑印子,是海龜爬過的足跡!

生物學家的直覺沒有錯,海龜來過了,只是,蛋還在嗎? 就在此時,我們發現自己並不是唯一朝小小島前進的人。在我們不遠處,一艘漁船也發現海龜足跡,正往沙灘前進。一位漁工站在船頭,手遮在額頭上遠眺,然後指著沙灘上的足跡,回頭對駕駛艙大吼。漁船加速了,他們也注意到我們,我們也全速前進,我的防風外套在風中翻飛,啪搭啪搭響,水花橫著朝我飛濺。雙方都全速狂奔。雖然一開始我們距離小小島比較近,但還是被大漁船趕上了,兩艘船同時抵達。幸好我們的小快艇吃水淺,可以一路衝到岸邊,擋在漁船與沙地之間。吃水深的漁船只能停在我們後方五公尺處。這短短五公尺,就成了保護海龜的關鍵。

“Jump!! JUMP NOW!!!!!!!!!!!!!!! RUN!!!!!!!!!!!!!!!!!” 船還沒停穩,生物學家就大吼。我立刻跳下船,水淹到我胸口,我的防風外套整個浮在水上,我踉蹌的往岸上跑,心想「所謂的搶灘,大概就是這樣吧。」終於趕上了,我把裝海龜蛋的保溫箱放在巢穴旁,這才回頭看另一艘漁船。漁工也站在沙灘上,離我只有幾步的距離。我們的生物學家也來了,他二話不說,立刻跪下來,溫柔地把沙撥開。顯然,我們以幾秒之差,搶贏了這窩海龜蛋。漁船離開了,剩下我們在沙灘上繼續挖海龜蛋,一邊測量埋蛋的深度、巢穴的尺寸,畫下海龜足跡的樣貌。蛋埋得很深,挖出來的沙子不能亂丟,要先把這些沙子鋪在保溫箱裡,模仿海龜媽媽做出類似濕度與溫度的窩,然後再把蛋蛋們輕柔的放進去,再把剩下的沙子蓋上去。今天總算不是空手而歸了。

回到保育中心,我們在孵化區根據剛剛測量的數據,試圖打造出一模一樣的環境,再把剛剛帶回來的沙與蛋蛋一起埋進去。

你知道嗎? 小海龜寶寶是雌性或雄性,會取決於孵化時的氣溫呢! 大概以28、29度為分界,28度以下的氣溫,孵出來的海龜多半是雄性。如果溫度高到30以上,就幾乎都是雌性。難怪海龜產卵的聖地多半是赤道附近,這樣有一半的機會生男生,一半的機會生女生。大自然真奇妙啊。

順利救了一窩小龜龜,但我的手機也泡湯了。在我慌忙跳下船的時候,因為一切發生得太快,我忘記把手機從外套口袋裡拿出來,就直接穿著外套,帶著手機一起跳進海裡。唉呀。

您可能有興趣

更多主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