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自己會這麼享受長島的賽前生活,也是始料未及的。賽前一個月,原本安靜、偏僻的小島突然湧進了整個世界。而且自潛人的行程幾乎都重疊: 早上去藍洞訓練、再去島上唯一一家咖啡店休息、到幾家貨源比較齊全的超市採買、周六一早去農夫市集。在各種閒聊中,我好像透過大家的眼睛環遊世界。人真的要離開自己的小泡泡,才會想起來,原來世界這麼大!

Claire法國奶奶
第一次見到Claire是在藍洞的沙灘上,她與先生Ricardo正著裝準備下水。跟其他選手比起來,這兩位的年紀明顯年長很多,我猜想大概是退休的爺奶來藍洞湊熱鬧吧,有錢有閒可以隨意花真好。
殊不知,64歲,來自法國的Claire Paris已經移居美國40年,現為邁阿密大學的海洋生物研究教授,也是美國女子自潛泳池紀錄保持人。Claire於十年前開始接觸自由潛水,她的平潛是200起跳,DNF狀況好時150+,已參加多次VB,曾經贏過攀繩獎項。Claire脫下防寒衣時,身上處處是結實的肌肉,站得直挺挺的,穿著美美的比基尼一點也不突兀。媽呀,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! 真是太勵志了!!我還有30年可以努力!!
這對夫妻大概每半年就來一次藍洞,她在藍洞安裝麥克風,長期收錄洞中所有頻率的聲響以進行資料分析與海洋研究,「連大家做Mouthfill的聲音,我們都聽得到。」
在藍洞,音頻最低的聲響是沙子落入洞底的聲音,頻率低到人類聽不見。第二低的頻率,是潮汐轉換的聲音。真的太有趣了,我也好想聽聽看海潮之聲。
水中動作特效攝影師
Peter Zuccarini,好萊塢知名水中動作片攝影師,阿凡達(2)的Director of underwater photography。阿凡達、少年Pi的奇幻之旅、All is lost…的水中橋段都是他的作品。他從小潛水,先成了野生動物攝影師,接著一步一步進入水中特效攝影的世界。
他從法國奶奶那裡得知我是台灣人,主動來搭話。拍攝少年Pi的時候,他在台中機場附近住了五個多月,對於台灣人、台灣食物、台灣的友善,非常想念。
向來有話直說的安東尼告訴他:「阿凡達二真是有夠難看」,他似乎有點震驚,「我很難過,因為我們真的花了很多心血拍攝」,但阿凡達2真的是piece of shit啊!! 撇開各種超創新拍攝技術,整個故事情節了無新意,三小時的電影除了特效就一無所有了。竟然有人肯花天價預算製作麼無聊的電影,果然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。Peter說,故事情節部分他們也束手無策。阿凡達已經被迪士尼買下來了,故事內容只能由迪士尼高層決定,他們無法改變劇情。
安東尼問,跟詹姆士卡麥隆導演合作是什麼感覺呢?
「Intense。」Peter不假思索的回答。阿凡達2劇組有500位工作人員,卡麥隆導演清楚知道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名字與角色、工作內容、能力。只要有任何環節不完美,卡麥隆馬上吼出該項工作的負責人,下達清楚明確的指令。劇組的工作人員完全不敢鬆懈,皮繃緊緊。工作時的卡麥隆是超級嚴格的導演,下班後,是非常照顧劇組的大家長。
Peter說,他的工作經常需要與自潛員接洽。許多水中鏡頭需要閉氣完成,一般演員根本無法完成水中拍攝,例如很經典的劇情: 一台車沉入水中,主角游下去敲開車窗救人。與其等演員學會閉氣,不如直接找自潛員當替身。
聽到這裡,我忍不住提出多年來心中的疑問。
「你有沒有注意過,每次電影裡的人下潛,他們都不需要平壓?」
現場安靜了五秒。
「又不是大家都會免手! 而且超爛的No fins還可以把人救上來。」我忍不住再加一句抱怨。
他笑了「你知道,我跟這麼多自潛人聊天,你是第一位提出這個問題的。片場的人幾乎都不會潛水,所以不懂這些細節其實很重要。拍電影時,很多時候為了畫面美感,我們必須盡全力避免大家覺得不漂亮的細節,比方說平壓。」
然後,他偷偷分享了一個拍片技巧。
「有時候,為了拍攝更容易,也避免平壓破壞美感,我們會把整個場景轉90度。」
「蛤?」
「我們製作一個超細長的箱子,橫放,把所有的布景都放倒90度。這也就是說,你在畫面上看到這個人往下潛,其實他正在水箱裡平潛,所以根本不用平壓。」
太驚人了!!!!!!!真是好聰明!!
「但我不能透漏更多秘密了,再說下去我就要丟工作了。」
法國小跑車
Arnaud Jerald出現在沙灘上時,我一眼就認出他。他穿著Molchanovs特別為他訂製的防寒衣,法國國旗配色,藍、白、紅,一出場就氣勢十足, VIVA LA FRANCE!
我注意到他手臂上的贊助商標誌: BMW,哇!!還有一些我不認識的帆船品牌,根據安東尼的說法,不認識是正常的,因為這些都是極度有錢人使用的大牌子。
「我的贊助商不多,但都很願意花錢支持我。光是贊助的金額就夠我一整年專心訓練,不用為錢工作。我最重要的賽事就是VB與接下來的羅壇世錦賽。」Arnaud表示。
果然能力也限制了我的想像!!!!!
「Bonjour」日安,安東尼的法國人聊天模式立刻開最大。法國人相遇的時候,會產生一種奇特的法式連結,是外人無法理解的。Arnuad自己一個人來藍洞比賽,沒有潛伴,他問安東尼是否可以幫忙戒護。他吸氣的時候肚皮鼓得圓滾滾,彎腰躬身,單腳抬起,划手,另一腳跟上開始擺動。Arnuad對自己的潛水狀況非常清楚,他在宣告的時間與深度轉身,分秒不差。戒護Arnuad回來的路上,我暗自想著眼前這個人正從116公尺踢雙蹼回來,看起來老神在在,我很努力加快速度想追上他。
「你知道台灣人叫你法國小跑車嗎?」我想他應該會很開心。
「我在台灣有暱稱?」Arnaud露出大男孩的微笑,又驚又喜。
「嗯,意思是Little French Sports Car」
「哇!!!」他痴痴地笑了,飄到正在一旁暖身的Alenka身邊,開心的說: 「ㄟ,妳知道我在台灣有暱稱嗎? 他們叫我法國小跑車耶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