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進入巴哈馬已經兩周,漸漸適應長島的生活步調,也開始愛上這個超天然遊樂場。那天阿古問我還適應這裡的生活嗎?
出乎自己的意料,我毫不猶豫的回答:還蠻適應的,甚至還滿喜歡的。
Long Island
我們所在的長島,真的就是一個又長又窄的島,全長130公里,一條坑坑巴巴的路貫穿南北,有些地方細到可以從左岸直接看到右岸。剛抵達的那幾天,我覺得這裡好大好荒涼。半完工的房子、荒蕪的花園、壞掉的家電、老舊的汽車、不便利的生活環境,昂貴的物價、難吃的食物、滿天飛的沙蠅蚊蟲,各種生活上的不便、不習慣讓無助感悄悄盤據整個腦袋。不管藍洞有多酷,終究只是個洞而已,這輩子應該不會再來了。
反正,這世界上到處都有比巴哈馬更美的白色沙灘。
我們住在長島最大的鎮,Deadman’s Cay。不,不是你腦中浮現那種熱鬧的小鎮街景,所謂的「鎮」只是幾間房子稀稀落落的分佈在島上唯一一條道路的兩側,房子跟房子中間隔著幾百公尺至幾公里不等的樹叢,再往外側就是海邊了。這種人煙稀少的感覺有點像台灣山區產業道路。
沙蠅
來到長島之前就已經聽說這裡有超多Sand fly,中文是沙蠅。以前住在船上常常去各種島嶼沙灘的時候,就已經體驗過sandfly的恐怖。英文又暱稱牠們” No-see-um”,意思是「看不見牠們」,真是很精確地描述。沙蠅超級無敵小,小到可以輕鬆穿過紗窗、門縫,小到你看不見,但會感覺到被咬的瞬間,有點像被針刺到,隔天奇癢無比,至少癢兩個禮拜。沙蠅咬人的時候,會釋放出一種味道,通知同伴這裡有食物,一整群沙蠅跟著蜂擁而上。在長島,sandfly真的多到我們無處可逃。
我們在長島住的房子沒有紗窗,有也大概沒什麼用,沙蠅還是會衝進來。頭一周客廳冷氣壞掉,為了通風我們打開客廳與浴室的窗戶,煮飯的時候也要開廚房的窗戶,結果整間房子密密麻麻都是沙蠅。上廁所的時候靜止的雙腳一直被咬,睡覺起來棉被外的手也全是腫包。只要一停下動作,就立刻感覺到一點一點刺刺的。沒幾天,大家身上已布滿紅紅腫腫的咬痕與抓破皮的痕跡,真的太癢了。不管做什麼事,每個人都一手忙碌,一手抓癢。
冷氣: 當地人的生存密技
「請問你們都怎麼對付沙蠅?」
「我嗎? 回家關窗開冷氣啊!」
「為什麼你都不會被咬?」
「因為我都在家吹冷氣啊!」
住民幾乎不在戶外活動。每個人家裡都有超級無敵大的院子與360度環繞式陽台,但花園總是荒蕪,陽台也沒有供人休息的椅子,因為沒有人會待在室外。這裡的人要嘛在家吹冷氣,要嘛在酒吧喝酒,要嘛泡在海水裡游泳,要嘛開船去打漁。在樹陰下乘涼? 在沙灘上做瑜珈? 不,真的無法在室外活動,你會被蚊蟲、沙蠅活活咬死。
客廳的冷氣終於修好了,窗戶全部關上,終於不再有沙蠅出沒,我們也可以和當地人過一樣的日子了,24小時關在冷氣房裡。身體不癢後,心情也放鬆很多。開始覺得,在長島生活也沒那麼糟嘛!

It’s all in the mind.
來到長島已經十天,我們已經熟悉這裡的環境。知道要去哪裡買水、哪家超市比較便宜、哪天物資比較充足菜比較新鮮、哪裡可以找到咖啡廳(竟然真的有一家!),也習慣巴哈馬人獨特的英文口音,期待與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攀談。長島人真的很友善,總是笑著打招呼。
去了一趟農夫市集,稱「市集」未免太浮誇了,其實只是幾位在地人一起擺攤賣自製農產品,更像是當地人每周聚會聊天的場合。我們買到島上在地的放牧蛋與放牧豬腿肉,很讚! 這裡的木瓜沒經過商業培育,很甜,但沒什麼肉,籽倒是一大堆。
修冷氣的大叔也養蜂,這裡的蜂蜜充滿野味,還帶有莓果的酸甜。
Hanako帶大家去打魚,認真覺得超好玩,一試成主顧。有打到魚晚上就加菜,放進烤箱鹽烤,或是讓阿先煮魚湯,補充蛋白質。
休息日也是旅遊日,我們會開車兜風,尋找美麗的沙灘,讓直覺帶著我們探索長島。
剛抵達的時候,我覺得這裡好大、好荒涼。現在,長島變得好小、好富足、好好玩。的確,物質生活上這裡有許多不便,但這就是旅行,旅行就是要離開熟悉的舒適圈,在動盪中找到平靜。靜下心,才能欣賞天色的變化。
昨天從藍洞回家時,我們臨時起意左轉一條新的小路。短短的石頭路盡頭是另一側的海,海面上有許多小小的帆隨風移動著。
學校老師帶著孩子們在練習開帆船,那種小小的、一人操作、超級不穩定的Laser帆船。有這樣的環境上這麼酷炫的體育課,在這裡長大也蠻不錯的。
這個小小的長島坐擁超棒的自然環境,每個角落都是風景,我們用力記憶這裡味道、乾爽、風、藍、綠、白,之後想念了,才能反芻。
